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是構建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是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的重要舉措。2021年以來,江油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進一步優化鄉村衛生機構布局,進行資源深度整合,依托調整后的片區中心鎮衛生院,以二級綜合醫院標準,建設青蓮鎮、厚壩鎮、武都鎮和新安鎮4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進一步方便百姓就近看病,讓群眾在家門口更有“醫靠”。
整合區域醫療資源 構筑健康保障體系
“能夠在鄉鎮衛生院完成這樣的手術,解除患者病痛,挺有成就感的!”毛勇在厚壩鎮衛生院從醫18年,一直期待著衛生院提檔升級,能完成更多急難險重手術,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就醫。
毛勇的期盼終于在2022年得以實現。根據省、市衛健委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部署,厚壩鎮作為全省首批、江油市首家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單位,堅持以“硬件設施+軟件能力”同步建設、基本醫療與基本服務同質提升的工作思路,多措并舉奮力推進醫療衛生建設。最終,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厚壩鎮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只是江油推進該項工作的一個縮影。
為扎實推進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江油成立推進工作專班,多次召開專題會,分管領導深入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單位調研,積極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如今,醫院占地26畝,設有臨床醫技科室20余個,編制床位235張,擁有進口螺旋CT機、骨科專用手術C臂等先進醫療設備,能診治200余種常見病,開展100余種二級以上常規手術。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這里是個痛點,下手要輕點。把手伸過來,試一下。”近半年來,青蓮鎮衛生院中醫科醫師趙波對每周三上午特別期待,因為綿陽市中醫院專家在這半天要來青蓮鎮衛生院開展中醫教學。
據了解,江油通過“名院帶新院”“師帶徒”對口幫扶以及“送出去,請進來”等模式進行人才培育,逐步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通過半年的學習,趙波已經能夠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神經阻滯治療、小針刀穴位注射等技術的實際操作。
在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的建設中,江油安排市內外三級醫院對口幫扶,指導幫助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培養人才,精準提升醫療技術水平。
厚壩鎮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選派骨干醫護人員到華西、省醫院進修ICU專業。2023年1月,厚壩鎮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ICU重癥醫學科正式開科接診,彌補了江油北片區重癥監護學科的盲點和空白;青蓮鎮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將醫務人員派往上級醫療機構進行影像、心電、檢驗、常規檢查及外科手術等方面的培訓和進修。目前,該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能識別和初步診治的常見病種數129種,住院病種數101種,開展手術病種數30種。
加快特色專科建設 擴大區域輻射范圍
在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中,厚壩鎮從學科人才引進和醫療設施設備配置等方面著力,精心打造骨科、中醫康復科、外科、婦產科等一批具有區域優勢的特色專科。目前,該中心業務輻射江油北片區7個建制鄉鎮以及毗鄰的梓潼、劍閣、青川三縣部分鄉鎮,輻射人群達20余萬人。
青蓮鎮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踐行“中西醫并重發展”理念,突出中醫中藥特色服務優勢,將“中醫科”打造成為片區中醫中藥特色治療和康復服務品牌,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服務水平,更好滿足了群眾就醫需求。目前,該中心業務輻射青蓮鎮及周邊4個鄉鎮、10余萬群眾。
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是一次醫療改革,江油各建設單位抓住這一契機,積極打造特色科室,實現“1+1>2”的集約化效應。